高達破壞者4:跨平台深度回顧
早在 2016 年,《高達破壞者》係列對於那些尋求進口遊戲的 PS Vita 玩家來說是一個小眾選擇。 它融合了砍殺動作、RPG 元素和廣泛的高達模型定製,引起了強烈的共鳴。 《高達破壞者 4》將於 2024 年在全球發布的消息令人大吃一驚,現在,在各個平台上花費了 60 個小時後,我可以自信地說這是一次勝利,盡管有一些小警告。
此版本不僅對於遊戲本身具有重要意義,對於該係列在西方的可訪問性也具有重要意義。 不再需要導入亞洲英語版本! Gundam Breaker 4 擁有雙音頻(英語和日語)和多種字幕選項(EFIGS 等)。 但這款遊戲在不同平台上的表現如何呢?讓我們來探索吧。
故事雖然有用,但並不是遊戲的主要吸引力。 雖然一些任務前的對話感覺很漫長,但後半部分提供了引人入勝的角色揭示和更引人入勝的對話。 盡管某些角色的重要性最初可能不清楚,但新人將很快熟悉。 無可否認,重點是高達模型的建造、升級和征服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的任務。
定製是明星。 深度驚人;您可以調整各個部件、武器(包括雙持),甚至部件縮放,從而實現真正獨特的高達模型創作,包括 SD(超變形)部件的集成。 構建器零件添加了更多自定義選項,通常具有獨特的技能。 戰鬥利用由你的零件和武器決定的 EX 和 OP 技能,並通過提供各種增益和減益的能力彈藥筒進一步增強。
任務獎勵零件、升級材料以及增加的零件稀有度。 每個任務的推薦零件級別可確保平衡的進展。 雖然可選任務提供了額外的收入和零件,但標準難度的主線故事感覺很平衡,避免了過度的磨練。 更高的難度稍後解鎖,顯著增加了挑戰。 生存模式以及其他可選的任務類型增加了相當大的可重玩性。
除了戰鬥和升級之外,遊戲還提供廣泛的油漆、貼花和風化定製選項。 這種深度的定製讓高達模型愛好者夢想成真。
遊戲本身就是一個勝利。 即使在較簡單的困難下,戰鬥仍然具有吸引力,具有多種武器和技能組合。 Boss 戰涉及瞄準弱點、管理生命條和護盾。 雖然一場特定的首領戰鬥提出了挑戰,但更換武器提供了立即的解決方案。 唯一顯著的難度峰值來自雙 Boss 遭遇。
從視覺上看,這款遊戲是一個混合體。 早期的環境感覺有些稀疏,但總體來說多樣性很好。 高達模型和動畫非常出色,風格優先於現實主義。 效果令人印象深刻,尤其是在大型Boss戰中。
配樂融合了令人難忘和難忘的曲目。 缺乏授權的動漫音樂是以前版本中的一個常見特征,令人失望。 其他高達遊戲中出現的自定義音樂加載也缺失。
然而,配音卻是一個驚喜。 英語和日語語音選項都執行得很好,在動作密集的任務中個人更喜歡英語。
小問題包括重複的任務類型和一些錯誤。 一個錯誤阻止了名稱保存,還有兩個錯誤似乎是 Steam Deck 特有的(標題屏幕加載時間長以及外部顯示器上的任務崩潰)。
由於預發布服務器的限製,在線多人遊戲功能僅進行了部分測試。 需要進一步測試才能完整評估。
我的平行 MG 高達模型構建提供了獨特的視角,突出了這些套件中複雜的設計和工藝。
平台差異:
- PC: 支持 60fps 以上、鼠標和鍵盤以及多個控製器預設。 使用 Proton Experimental 在 Steam Deck 上完美運行。 注意到輕微的文字大小不一致。
- PS5: 上限為 60fps,視覺效果極佳。 良好的隆隆聲和活動卡支持。
- 切換: 運行速度約為 30fps,分辨率、細節和反射明顯下降。 組裝和立體模型模式很緩慢。
DLC: 搶先體驗 DLC 意味著值得添加的內容,尤其是建造者零件。 西洋鏡模式的增強是有希望的。
結論:
高達破壞者 4 是該系列中精彩的Entry。 雖然故事很有趣,但真正吸引人的是無與倫比的客製化和引人入勝的遊戲玩法。 撇開小技術問題不談,它是鋼彈模型粉絲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愛好者的必備之作。 Steam Deck 版本尤其令人印象深刻。
高達破壞者4 Steam Deck評論:4.5/5